《民法典》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最為密切相關的一部法典,是百姓生活的“百科全書”。稱其為“典”,可見其莊嚴性和權威性;稱其為“百科全書”涵蓋生活領域的廣泛性。
《民法典》的立法過程,可以說花費了幾代人的心血,從建國初期的1954年開始,直到今年5月28日才正式通過的,期間經歷了種種艱辛和曲折,在此就不再累述??傊?,它是我國所有民事法律規范整合而成的產物,其法律地位僅次于《憲法》,是調節我國市場經濟的基本法,也是我國百姓的《權利宣言書》。
由于這部法律對我們如此重要,并且將很快于明年(2021年1月1日)起實施,而且在明年《民法典》實施的同時,我國當前的《物權法》、《合同法》、《擔保法》、《婚姻法》、《繼承法》、《收養法》、《侵權責任法》、《民法總則》、《民法通則》等九部法律將同時作廢!因此提前學習《民法典》、熟悉《民法典》,了解它與這九部法律的區別與變化,無疑對我們來說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。
《民法典》包括了總則、物權編、合同編、人格權編、婚姻家庭編、繼承編和侵權責任編等七編,以及附則,共1260條。本課程首先介紹民法典的體系布局,接著是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影響和作用、以及它的立法意義,然后再對其艱辛的立法過程進行梳理,最后再介紹它的立法亮點和變化,期間會穿插一些案例,以便學員們能對其有一個完整的了解和掌握。